省博少儿体验馆敞开探奇之门


  在这里,有憨萌的古人抬着一箩筐矿石去冶炼的模型;有用手按一下就可以弹出的抽屉,里面全是考古发掘出的宝贝;有麻、葛、丝、毛实物和微缩纺纱机、织布机;脚底玻璃下有考古发掘现场……

  6月1日上午,湖北省博物馆少儿体验馆开馆,它是全省首家,也是全国博物馆行业面积最大、以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为特色的专项少儿体验馆。

  该馆位于省博北馆广场东侧,分上下两层,室内面积2000平方米。在二层的《小小考古学家》少儿体验展,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交互功能,设有“发现地层”“分门别类”“花花万物一起绘画吧”“考古学家的朋友们”等多个单元,通过情景再现、互动体验的观展方式,激发孩子们的兴趣,培养他们对考古、对自然与历史的好奇心。

  开馆仪式后,东湖小学30名“流动花朵”参加少儿体验馆“铜草花的秘密”教育活动,活动从“发现地层”开始。在入口处,工作人员问孩子们:“考古地层从上到下的时间关系是怎样的?青铜器刚铸成的时候是什么颜色?陶器和瓷器有什么区别?古代矿井里用什么照明?”

  一肚子困惑的孩子们跟着工作人员来到“发现地层”单元。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旧石器、新石器时代远古人类渔猎、农耕生活的雕塑场景。接着来到一面墙体前,墙上不同的长条颜色代表了12000年前、4000年前、2000年前。

  “考古学的地层就像一部‘历史书’,每一‘页’代表一个地层层位,每个页位包含一个时代的信息与故事。考古发掘就是一层一层从上到下,从离现在近的历史时期到离现在久远的历史时期认识历史的过程。”

  工作人员告诉孩子们,用手按一下不同地层的抽屉,抽屉弹出就可以看到那个地层里埋藏了哪些文物。有小朋友按开12000年前地层的抽屉,抽屉弹出,在里面发现了石斧、鹿角化石。工作人员说,大家看这个石斧,有明显磨过的痕迹,说明使用它的远古人类已进入新石器时代了。而在距今4000年前的地层,小朋友在抽屉里看到了陶器碎片和一些玉器。工作人员问,这些陶器当时做什么用的?小朋友们的答案五花八门,有说煮饭用的,有说装酒的,还有小朋友说用来祭祀祖先时使用的。

  接着,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认识不同时期的代表器物,以探秘的形式,触摸、观察器物模型,加深对文物知识的了解。然后借助馆中采矿乐园、青铜铸造趣味游戏等内容,引导孩子们感受古人找矿、采矿、冶炼、铸造的科学智慧。

  特别是体验编钟的铸造,孩子们跟着指导老师,往石膏粉里倒入适量的水,搅拌均匀,将两块范用胶带粘紧,再将石膏液倒入范(铸造器物的模子)里,摇动,以便石膏液在范的内壁分布均匀,然后等待石膏编钟成型。

  “事实上,古人铸造好编钟后,直接把外面的泥制范敲碎,编钟就‘破壳而出了’!”听工作人员这么一解释,小朋友们发出一片惊讶之声。(长江日报 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鲁黎)

喜欢的同学,记得收藏和关注我们:999fin.com

最新回复 (0)
返回